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 资助项目,《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 展报告(2011)》近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报告由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 学院西部商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忠民教 授任主编,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商 学研究中心大关中发展研究所组织全 国长期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及周边区 域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倾力打造。
《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内容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四个部分。
总报告重点分析了关中- 天水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报告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而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是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通过对经济区内7 市1 区(西安、宝鸡、咸阳、天、渭南、铜川、商洛和杨凌)产业现状的分析,以及对 经济区内各地区特色产业与产业集群的有效整合,且利用PLSR(偏最小二 乘算法)回归的标准化模型,对产业发 展影响的资源环境、科技进步、社会政策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的研究。报告认为,推动关中- 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与转型目标是统筹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的协调发展,统筹支持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化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并认为财政 政策、货币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科技政策都能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 发展发挥重要的驱动效应。
分报告是总报告的支撑部分,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从生产要素和支柱产业两个维度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展望。
报告认为:关中- 天水经济区各市的人口资源从规模总量、人口分布及就业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经济区在人口资源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地区分布失衡、人口结构有待优化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为此首先应该在人口的空间布局上实现合理化,尤其是西安市的人口布局要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实现人口布局的空间构想,其次要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还要从长远考虑,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关中— 天水经济区人力资本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把人力资本作为第一资本,以促进 人的终身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进教育事 业科学发展。继续完善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创新人力资本发展体制机制,构筑更具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西部人才高地。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关中- 天水经济区成为我国优质人才资源集聚区。
报告认为:提高资本要素在关中— 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当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变资本输出区为资本输入区;不断提高生产领域资本增量比例,提高公共领域实物资本利用效率;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不断提高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 大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探索引资新方式。
报告以关中 - 天水经济区主要自然 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为基础,着重分析 了“十二五”期间自然资源供需情况及 其对关中 - 天水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 支撑和保障能力,并提出了增强自然资 源对关中 - 天水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保 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报告在总结关中 - 天水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基 础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规 划,科学统筹,加强城市间的协调, 加大创新技术应用,理顺管理部门的体制,拓展投融资渠道,有序推动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同时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金融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现代农业、航空航天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
专题报告侧重于从学术研究角度对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辑包括相关报告九篇。
报告认为:要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总纲“建设大西安, 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双极结构: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 安作为大关中的核心会率先创新发展, 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榆林作为陕甘宁经济区的龙头会持续跨越发展,会成为陕甘宁蒙晋毗邻区的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会逼近西安,陕西会像沿海各省那样也形成双极结构。
报告认为:西安到宝鸡和西安到包头两线是西安分别向西和向北延伸的经济带,对我国西北部地区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在原有“西安 - 宝鸡”线经济发展的同时,抓住大西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会,认真研究西安 - 包头线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合作区域。
报告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要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乡统筹,城乡间协调发展。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进行,其步骤应是:第一步,2011-2013 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 统筹;第二步,2014-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 第三步,2021-2049 年实现关天经济区内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
报告认为,西咸新区是经济发展要素聚集的新模式,西咸新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主城功能区,而不是副城区,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报告认为,西咸新区目前的产业布局仍然是整个新区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在五大组团产业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的安排和细化产业布局。 在此基础上,提出 14 条了建议,主要 包括:利用政府政策发挥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产业小区的作用、建立泾河新城区并围绕之发展新的工业区等。 报告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后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研究了关中地区在统筹城乡重点示范区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关中九个重点示范区建成我国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的发展构想,同时对加快关中重点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 破口做出了选择,并制定了加快关中重点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制度。
报告基于不同情境对关中- 天水经 济区未来40 年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在全国最小减排成本原则下,制定了关中- 天水经济区减排配额分配方案,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报告以关中- 天水经济区主要自然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期间自然资源供需情况及其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并提出了增强自然资源对关中- 天水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报告在总结关中- 天水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规 划,科学统筹,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加大创新技术应用,理顺管理部门的体制,拓展投融资渠道,有序推动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